文|苏善书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资料图)
点击上方收听主播芒小芒朗读音频
结尾曲:金玟岐 - 惊天动地
最近在网上刷到一则视频,感慨万千。
一个父亲,赤裸上身,嘴里叼着烟,单脚踩在凳子上,苦口婆心地教育女儿:
“爸爸两天只睡了四个小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开车到工厂,停下车后空调都舍不得吹,只能跑别人仓库里睡一小会儿,就热醒了。36度的高温下,中暑了都没舍得休息,就怕你以后像我这样。”
而小姑娘则摆弄着眼前的奥数资料,一脸委屈,眼泪盈满眼眶。
旁边的妈妈把这一幕拍下来后,配文:
“不善表达的他,很少对孩子说这么多话,他不怕吃苦,只是不想他的孩子跟他吃一样的苦。”
这话乍一听好像没毛病:
父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努力读书,避免走父辈走过的路,吃父辈吃过的苦。
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有点儿不对:
父母通过展现“自己的痛苦”,来教育小孩。
小孩从中能得到的,无非两点:
小小年纪,就需要共情父母的痛苦,稍微放松一点儿,就会无比愧疚;
再也无法拥有“作为孩子”的那份简单的快乐。
评论区,还是有很多清醒的人:
其实,类似的教育方式并不少见。
这就是大多数父母经常使用的“愧疚式教育”。
所谓愧疚式教育,是指父母通过诉苦、示弱甚至自虐的方式,情感绑架孩子,让孩子感到愧疚,从而达到让孩子听话、控制孩子的目的。
并且一代代传递下去。
所幸,这一代深受“愧疚式教育”荼毒的孩子长大后,没有习惯性地“拿来主义”,而是开始反思:
“愧疚式教育”,真的可以让孩子“听话”吗?
01
把生活的不如意转嫁给孩子
本身就是一种暴力
以下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爸妈这么辛苦,你这个成绩对得起谁?”
“如果不生你,我现在早就是……”
“家里没钱,爸妈砸锅卖铁也供你读大学。”
孩子都是无条件爱父母的。
当他们听到父母这样的表述,内心会不自主升腾出一种罪恶感:
“都是我的错,才让爸爸、妈妈这么辛苦。”
“如果没有我,妈妈可以值得更好的人生。”
且不说不生孩子,父母是否真的会过上更轻松、质量更好的生活。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从父母决定生育一个孩子开始,给予得当的照顾和该有的培养,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
将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是造成父母痛苦的根源,这本身就是一种暴力。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小小年纪,就背负了不属于自己的压力。
豆瓣高分台剧《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里,就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让人窒息。
这位妈妈,在女儿考了第一名后,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夸奖和鼓励。
而是强调这都是自己努力付出的结果:
“要不是我这样盯,你以为你会考第一名啊。”
女儿周末去上补习班,她在给女儿拿计程车费时,也不忘“叮嘱”一句:
“这些钱都是我省吃俭用来的,好好读书,不然就是不孝。”
甚至不惜拿自己的一生,去绑架孩子:
“你也不想想你爸妈是什么身份的人,你爸是系主任,我好歹也是留美博士。
如果没有生你,我现在早就当教授了。”
最后,女儿实在不堪这样的情感压迫。
想起母亲的种种“绑架”,她走到阳台的边沿,喃喃自语:
“反正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爱我。”
然后纵身一跃,毫无留恋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的确,父母可能会觉得:
我只是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这有什么错。
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会逐渐远离“学习”本来的乐趣。
然后一遍遍地内疚,陷入“自我惩罚”的怪圈:
“都是因为我,才造成父母如今的困境。如果没有我,他们应该会过得更好吧。”
父母总以为,只要让孩子感到愧疚,就可以无视自己的需求,去服从父母的意愿。
实际却落入了“情感支配”的漩涡。
舒服了父母,痛苦了孩子。
02
为什么父母总要让孩子感觉
我对不起父母
网上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中国父母总要让子女感觉对不起自己?
有个回答一针见血:
父母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
我把你养大,你就是欠我的,你必须感恩我、报答我。
在这种父母眼里:
生养孩子是一种投资,是一种价值交换,也是一种养老保障。
所以,他们会乐此不疲地炮制愧疚的孩子,等孩子可以独立赚钱时,再理所应当地以“牺牲者”的名义,要求孩子满足自己的要求。
这根本不是爱,而是一种情感勒索。
有段时间,我的同事莉莉看上去状态很不好。
一问才得知,老家父母又张口问她要钱了。
理由是要给家里买台新冰箱。
莉莉很不解,旧的冰箱还能用,冰箱这东西又不需要经常换。
但父母很坚持:
邻居家的新冰箱特别好用,我们又活不了几年了,想用一下科技新品。
莉莉都无语了。
年后,这已是父母第六次问她要钱了。
之前几次,不是购买沙发,就是想买保健品。
小到几百,大到几千。
如果莉莉工资过万,也无可厚非,但是莉莉才刚毕业,工资也只有3000多元。
除去房租、生活费,每月本已所剩无几。
而她自己为了省钱,房子租在城市的偏僻郊区,每天都要起个大早,坐很久的地铁来上班,晚上回家已是深夜。
不敢点贵的外卖,极少买新的衣服。
想换个电脑提升工作效率,存了几个月,钱还没有存够。
可每当莉莉想要诉说自己的难处时,父母总是会搬出那一套说辞:
“我们年轻的时候,起早贪黑,啥活都干,才供你念完大学,你现在就这样对待我们吗?”
莉莉无言以对,只好把卡里存了好久的1860元转了过去。
父母的索取,让她不堪重负,又无法拒绝。
情绪极度内耗,甚至一度患上了抑郁症。
确实,愧疚让莉莉很“听话”。
甚至很“孝顺”。
但很难说,这里面还剩下多少“爱”。
03
你想要表面的顺从
还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前几天,看到另一个令人无语的视频。
某高校举办18岁成人礼庆祝活动。
为了让效果更煽情,校方偷偷把孩子们的父母请了过来,并当场画上老年妆。
当孩子看到父母满头银发、老年斑遍布的模样,瞬间泪眼滂沱。
无独有偶。
有的学校还会让孩子通过磕头、洗脚、下跪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
在这种被营造的催泪氛围中,即使之前心中有再多不满,孩子们也会被集体洗脑,认为父母都是为了自己,才会变得如此苍老。
于是,父母说什么都同意,要求做什么都答应。
但是,这种情绪往往只是气氛营造的产物。
等回到现实生活中,当父母的要求违背自己的意愿时,自我意识较强的小孩,依旧是该顶嘴顶嘴,该叛逆叛逆。
究其原因。
愧疚式教育的影响往往是滞后的,甚至会带来很大的反噬。
让原本温柔的性子,变得极端化,要不十分叛逆,要不极度自卑。
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自从毕业之后,小米和家里的联系就越来越少。
工作在一线城市,回家要一天一夜的火车。
所以只有过年,她才回家探望一次。
母亲也总是向她抱怨:
“长大就翅膀硬了,父母说什么都不听了。养个孩子有什么用,像养了个白眼狼。”
但其实,小米的内心也很委屈。
从小到大她都是个懂事的孩子,父母也一直向她灌输:
家里条件不好,要好好学习,不然怎么对得起父母的付出。
所以,她一路走来从来没有任性过,总是谨小慎微地活着。
别人稍微对她好一点,她就觉得是莫大的优待;
遇到好的机会,也不敢为自己争取,觉得“我不配”;
凡事都没有主见,总是委屈自己的感受,去迎合、讨好别人。
这一切,都让她陷入严重的情绪内耗。
很久之后她才明白,造成这种性格的成因,正是父母的“愧疚式教育”。
“但我不可能重新长大一回,所以只能下意识地远离。”
04
实际上,“愧疚式教育”之所以如此盛行,一个根本原因是:
特别省事。
任何时候,只要父母搬出那一套说辞,就能立马让一个孩子安静下来,内心歉疚,听从父母的任何要求。
但这种“有效”,治标不治本。
“愧疚式教育”的使用逻辑是:试图一招百用。
看起来确实是这样,但正因如此,它的危害才被“忽略”了。
结果要么制造出一个痛苦的“服从傀儡”,要么制造一个冷漠的“受伤灵魂”。
如果你曾受到“愧疚式教育”的影响,希望你可以意识到:
把父母的生活还给父母。
确实,父母养育你很不容易,但你要试着找到那个“边界感”。
把本不属于自己的“负担”卸下去,轻装上阵。
你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报答她们,但千万别把他们生活的所有不幸都“归因”在自己身上。
另外,你真的很好,你值得一切的爱。
你不需要委屈自己去不断地讨好父母,去承接他们所有的期待和要求。
更不要把这种“讨好”,辐射到所有你遇到的人,包括你的恋人,你的领导,你的同事。
你的优秀不需要通过“讨好”来获得认可。
而如果你现在也成为了父母,那我想强调的一点是:
很多老一辈的父母,之所以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愧疚式教育”,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被正确爱过,他们也是被这样教育长大的。
教育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父母用心地倾听,合理地引导,持续地陪伴。
所以,希望在你可以理解父母局限的同时,将“愧疚式教育”的影响,在自己身上切断。
进而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爱他:
1.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对于很多成人世界的规则都不熟悉。
犯错是很正常的。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帮助孩子找到犯错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掉毛病。
而不是只是一味指责,否则下一次,孩子还会在同样的地方栽跟头。
2.尊重孩子感受;
虽然孩子年纪小,但是孩子什么都懂。
不要以为孩子没有情绪,他们只是难以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发现到孩子的情绪不适,尊重并予以重视,并且找到办法解决。
3.让孩子快乐长大吧。
童年本就短暂,所以更应该天真、无忧地长大。
身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便是承担属于自己的压力,将生活的艰难扛在肩上。
管住自己的倾诉欲,不要向孩子倾诉你的不易,孩子本不该承受那份艰难的。
真正的爱,不是怀有目的的索取。
而是发自内心付出,而是低谷时的温暖,更是坚定的托举。
点个【在看】,愿所有人都能识别爱,发出爱,接收爱。
-END-
作者简介:苏善书,不会讲道理只会说故事。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想要看到更多优质内容,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范叔的视频号哦↓↓↓
本周读者福利
添加范叔私人微信fox5227
发送
关注读书有范视频号+
置顶星标读书有范公众号
的两张截图给范叔
范叔将抽取五名幸运读者送上
随机护肤品福袋!
(价值100-200元)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文章经授权转载)。
关键词:
-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蔓延: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泪流满面
文|苏善书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点击上方收听主播芒小芒朗读音
-
半导体:融资净偿还3103.17万元,融资余额10.72亿元(08-10)
2023年8月10日半导体融资净偿还3103 17万元,融资余额10 72亿元
-
津门虎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这个问题……
全文2310字,阅读时间预计5分钟。在津京德比二番战中,天津津门虎队在
-
后羿情人节皮肤什么时候出(后羿情人节皮肤什么时候返场)
今天小鱼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后羿情人节皮肤什么时候出,后羿情人节
-
陈紫函简历个人资料简介(陈紫微简介)
HELLO,我是智能手机网小溪,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陈紫函简历个人
-
飞鹤2023年上半年预期实现营收95.8至98.7亿
针对净利润出现的短期波动,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原奶价格下行,饲料成本
-
数学题在线答疑_数学题在线解答百度
1、六年级五分之二,则四五年级五分之三即四十分之二十四,又四五年级
-
海南省人民医院秀英院区门前过街天桥正式开通[图]
海口网8月10日消息(记者史子杨特约记者陈创淼通讯员柴文娅)海口市秀
-
牢记嘱托 皖美答卷| “皖美潜宿”“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致富门
大皖新闻讯生态是潜山最靓的底色,旅游是潜山最大的亮点。近年来,潜山
-
东亚药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1%
东亚药业发布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17 82万元,同
-
【楚天评】东湖评论:千秋繁叶扶摇起,科技助农向云端
【楚天评】东湖评论:千秋繁叶扶摇起,科技助农向云端---从“肩扛背驮
-
无奋斗•不青春——2023年加多宝“飞鹰计划”管培生集训圆满结束
在述职、技能PK及经验分享环节,管培生们复盘了从校园人生到职场人生角
-
阿里巴巴继续回购本季度以31亿美元回购3560万股美国存托股
阿里巴巴继续回购本季度以31亿美元回购3560万股美国存托股:阿里巴巴集
-
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8月16日开幕,“四大亮点”抢先看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记者日前从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获悉,在北京
-
熊孩子为买机车偷偷将百万房以52万售出,房子还能拿回来吗?
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房屋买卖的纠纷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
义的笔顺哪一年改的(义字的笔顺正确的写法)
小评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义的笔顺哪一年改的,义字的笔顺正确的写法
-
东吴证券:2023年欧洲气价仍会有高峰出现 具备国外转口能力的公司受益
证券时报网讯,东吴证券指出,2023年欧洲气价仍会有高峰出现,具备国外
-
双向奔赴坚持寻亲 离散66年的亲人终团聚
中新网鄂州8月10日电(余情愫)“这一天,我们等了66年。”近日,在湖北
-
住房城乡建设部 推动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
人民日报北京8月9日电(记者丁怡婷)为更好满足群众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
-
韩国大学生代表赴日抗议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韩国大学生代表赴日抗